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72篇
综合类   592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97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三峡水库对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模拟了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下垫面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并探讨了三峡水库的建成是否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温干旱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三峡水库的建成对当地气温具有海洋性效应,库区附近春季温度变低,夏季在水库下游气温升高、上游则气温降低,而冬季则以升温为主;春季降水变化主要位于库区沿线的南部山区,增雨带和减雨带相间分布,夏季降水量在三峡库区中上游地区和附近的山区呈增加趋势,在库区下游及附近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减少,主要集中在大坝附近地区到三峡(巫山)段;春季库区的相对湿度增加,幅度多在0.5%~1.0%,夏季相对湿度的影响也存在正负两种效应,大坝上游库区附近相对湿度增加,大坝下游地区相对湿度降低,冬季变幅不大;三峡水利工程不是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出现的主因,它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分析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扶贫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扶贫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区域人口集聚是主体功能区优化布局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本文以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区规划为例,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分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发挥哈尔滨市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有序流动,推进国家及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4.
Abstract: The probability and time of extinction of taxa is often inferred from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Many of these analyses require the exclusion of multiple records within a unit of time (i.e., a month or a year). Nevertheless, spatially explicit, temporally aggregated data may be useful for identifying clusters of sightings (i.e., sighting clusters) in space and time. Identification of sighting clusters highlights changes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ing of endangered taxa. I used two methods to identify sighting clusters in historical records: the Ederer–Myers–Mantel (EMM) test and the space–time permutation scan (STPS). I applied these methods to the spatially explicit sighting records of three species of orchids that are listed as endangered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under the Wildlife Act (1976): Cephalanthera longifolia, Hammarbya paludosa, and Pseudorchis albida. Results with the EMM test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choice of the time interval, and thus the number of temporal samples, used to examine the records. For example, sightings of P. albida clustered when the records were partitioned into 20‐year temporal samples, but not when they were partitioned into 22‐year temporal samples. Because the statistical power of EMM was low, it will not be useful when data are sparse. Nevertheless, the STPS identified regions that contained sighting clusters because it uses a flexible scanning window (defined by cylinders of varying size that move over the study area and evaluate the likelihood of clustering) to detect them, and it identified regions with high and regions with low rates of orchid sightings. The STPS analyses can be used to detect sighting clusters of endangered species that may be related to regions of extirpation and may assist in the categorization of threat status.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人口变化如何影响德国的城镇和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如何应对人口变化的主要结果--人口缩减和老龄化的。人口减少对二战以来东德和西德的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是,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以前,两德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一直是建立在人口增长的假设之上。两德统一以后,人口缩减和老龄化对城市和农村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首先,研究了人口缩减和老龄化的起因和结果,由于人口变化在东德更为显著,因此以东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次,重点讨论如何应对人口衰减和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紧缩式”和“穿孔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通过减少建筑面积和增加绿色空间或利用强度较小的土地类型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则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方式来应对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一条可行的路径是通过撤销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有计划地舍弃部分村庄,将村民在城镇中进行集中安置  相似文献   
996.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in-depth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stud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SD) was increasingly hot in China. Based on quantitative study of RSD from Core Periodical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1992–2008),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annual distribution, periodicals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the distribution were made. And from perspectives of social–economic, ecological, systematic and emerging methods, the course, probl...  相似文献   
997.
以福建省砖混房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福建省房屋的区域特点,并定性的对其进行了建筑区域特征分区。然后,结合具有普适性特点的汶川地震区砖混房屋的易损性矩阵的处理结果,探讨了福建省砖混房屋具有区域特征分区特点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福建省各地区砖混房屋的易损性矩阵。此方法的提出,对于福建省各个不同地区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改造及有效减轻地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生态功能区划在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功能区划依据的原则、目标等方面,深入论述了生态功能区划在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三方面作用,提出了应用生态功能区划结果对某一区域内不同县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类别进行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9.
在最新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的基础上,将模糊概率模型应用于区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评价中。在此模型中,评价指标因子包括主要因子泥石流分布密度,次要因子岩石风化程度系数、断裂带密度、≥25°坡地面积百分比、洪灾发生频率、月降雨量变差系数、年平均≥25mm大雨日数以及≥25°坡耕地面积百分比;同时将泥石流危险划分为极低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和极高危险5个等级。模糊概率模型不仅继承了经典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思想和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取值的局限性,因而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对四川省凉山州区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评价分析,表明本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区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等级,可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城市发展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强调个体竞争转向区域整合,因而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也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展到区域或更大范围。本文从城市开发选址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三方面论述了区域环评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